根据印度中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指出,印度截至2019年九月份,印度的 GDP 增速跌至4.5%,是自2013年以来的最低纪录,而人均 GDP 大约在2000美金左右。 即便如此,2019年的印度的创投市场依旧热闹,来自全球的资本持续投入,更是有史以来最多独角兽涌现的一年。这个被称为最后一个仍有巨大机会的十亿级用户市场和15年前的中国极为类似。印度能否和中国一样,在互联网时代下,激发出爆发式的能量? 36氪出海和 36Kr India 、启明创投、GGV 、晨兴资本共同回顾印度在过去一年的发展,并一起探讨印度未来的机会在哪里。 1. 除了 IPO 以外,在印度也看到了其他退出路径 2018年全球零售巨头沃尔玛收购印度电商 Flipkart 是印度给资本市场第一次真金白银的回馈。2019年,OYO 创始人Ritesh Agarwal用大约20亿美金从早期投资人手中回购了部分股份。 我们看到印度市场的退出路径开始变得更加多元,然而,整体看来印度市场还需要更多的退出来证明自己有潜力和中国一样,成就比较稳定的资本回馈。 “2018年沃尔玛收购了 Flipkart , OYO 创始人从早期投资人买回股权的成功案例都改变了投资人对于印度资本退出路径的看法-IPO不一定是唯一路径,M&A ,管理层收购很有潜力。”——童士豪,管理合伙人,GGV “2018年Flipkart卖给沃尔玛是印度 VC 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退出,是数十亿美金级别的真金白银的资本回报。OYO 的投资人也在公司最近的融资中有了部分退出。虽然在业务层面上不一定说是尘埃落定,但这些退出振奋了印度资本市场的信心,吸引了更多的全球资本涌入。”—— 程宇,合伙人,晨兴资本 2.印度创投市场发展成熟,早期便有全球资本的入局,印度全球化优势明显 和东南亚市场不同,印度在市场的早期就有许多来自全球的资本入局,比如 Accel 、经纬、赛富、软银等。来自全球的投资机构为印度市场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除了本土消费市场之外,印度通过自身在 IT 和语言方面的优势,特别是在企业服务 SaaS 领域,进度超前。在整体覆盖市场的规模来看,甚至超越中国,无缝接轨于全球市场。 由于背靠美金资本,许多印度公司未来有机会到海外市场,例如 Nasdaq 或是新加坡等地进行IPO 。目前,印度企业还只能在境内上市,然而,由于优势明朗,投资人仍愿意给印度更多的时间和支持。 “放眼全球,没有其他国家在人口、市场规模、人文特色、教育方向上和15年前的中国情况如此相似。而这也是为什么即便短期内一些印度经济数据不是特别好,投资人还是愿意给到印度更多的耐心以及资源,希望看到印度的爆发。中国已经向全球市场证明了爆发性的成长,印度是否也能实现爆发式成长,需要更进一步地向资本市场证明自己,目前退出的案例还不是特别多。”—— 童士豪,管理合伙人,GGV “印度 VC 和东南亚 VC 最大的不同是印度 VC 发展比较早,也有比较多国际品牌,如Accel 、经纬、赛富。而东南亚可能只有红杉,其他更多是当地的 VC ,也是最近5年才发展起来。国际品牌 VC 有更广阔的视野,对一些比较国际化的业务如 SaaS 会有很好的帮助。比如一家印度公司可以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把软件产品做出来,卖到美国享受溢价。”——黄佩华,Partner ,启明创投 3.估值泡沫化也严重,然而短期内看到大规模估值回调比较难 印度 B2C 的增量市场有待验证,然而将线下商业活动搬到线上的活动正在发生,加上印度具有强势且覆盖全球的企业服务市场,以及大量服务中小型企业的机会等,让印度的热度不减。 除此之外,在早期投资时,创始团队的能力是评判企业的关键。印度创始人的能力和潜力是受全球型资本认可的。整体宏观条件到位时(网络、政策、线上支付),将是印度起跑的时间点,能跑的多快,多远,需要强而有力的创始人来实现。 由于投资人的信心,以及缺乏退出案例,印度市场并不像东南亚市场那样明朗,大规模的估值回调比较困难。 “相比美国和中国,印度的资产价格很高。但是全球资本的共识是印度是15年前的中国(可能不明朗是15年后印度会不会成为今天的中国),加上受这两年成功退出案例的激励,目前整体市场情绪还是偏乐观的,短期来看回调幅度不会像东南亚那样明显。”—— 程宇,合伙人,晨兴资本 “我希望印度市场也会受到 Wework 事件的影响而有一定的调整,但这个不好说,因为热钱还是比较多,而且战投也不会放弃印度,这个唯一剩下的10亿用户的市场。所以预计还是会两极分化,好的公司继续被追捧,而一般或不太好的公司会比较难受。印度市场还有一点不同就是当地公司的财务数据都要申报,所以比较透明。VC 会对非常烧钱的项目比较谨慎,也会比较各家烧钱的效率。”—— 黄佩华,Partner ,启明创投 |
快速提交投融资需求 扫码快速提交投融资需求,或者发送邮件到zgtrz@zgtrz.com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