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非净利润连亏13年之后,“牙膏第一股”两面针最终还是决定断臂求生。 2019年11月16日,两面针发布了一则重大资产出售公告,拟以11.74亿元的交易总价,向控股股东广西柳州市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出售其持有的房地产公司、纸品公司的相关股权及债权,交易方式为现金支付。 交易完成后,两面针将专注于发展日化、医药等核心优势业务,不再从事房地产及纸业相关业务。 多元化业务带来的亏损,导致主业被拖累,业绩一蹶不振,使得净利润被反噬,两面针彻底被拽入到深渊之中。 一组数据从侧面反映出了两面针的主业已经严重萎缩。根据AC尼尔森、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牙膏市场占有率前十名的品牌分别是黑人(20.6%)、云南白药(17.8%)、佳洁士(11.1%)、高露洁(9.8%)、冷酸灵(5.8%)、中华(5.6%)、舒客(4.8%)、纳爱斯(3.2%)、舒适达(2.6%)、六必治(1.4%)。而曾经的市场占有率超过17%的两面针,如今已不足1%。 在TOP10中,外资品牌占比49.70%,本土品牌占比33%,其他占比17.7%。外资品牌占了半壁江山。 虽然被排挤出主流市场,不过令两面针没有想到的是,此前原本是作为增量而布局的旅游牙膏市场,反倒成了一根救命稻草。 2000年前后,两面针开始拓展牙膏市场细分之下的旅游牙膏市场。与家用牙膏的坎坷不同,两面针在旅游牙膏上的发展可谓一帆风顺。从2000年到2002年,两面针旅游牙膏销量分别为7331万支、1.55亿支和2.39亿支。 到了2016年,两面针已发展成为锦江之星、如家、汉庭、和格林豪泰等连锁酒店的牙膏供应商,并且牢牢占据了锦江之星80%的份额、如家53%的份额、汉庭35%的份额、格林豪泰50%的份额,俨然是旅游牙膏市场中名副其实的霸主。 2017年,两面针总共卖出了15.4亿支牙膏。在这15.4亿支牙膏中,有15亿支为旅游牙膏,家用牙膏的销量仅为4000万支,只占了个零头。 令人稍感安慰的是,两面针的旅游牙膏销量还在不断地增长。根据2019年三季度财报显示,两面针家用牙膏销量为668.83万支,旅游牙膏销量则为27.94亿支。然而尴尬的是,668.83万支家用牙膏的收入为3753.12万元,而近28亿只旅游牙膏的收入却只有2243.21万元。 如果按照这两组数据计算,那么两面针的家用牙膏平均每支售价为5.6元,而旅游牙膏平均每支售价仅8分钱。 8分钱一支的旅游牙膏,几乎已经成了两面针现在唯一的市场优势。虽然拥有接近50%的市场占有率,但稀薄的利润实在难以支撑两面针的增长,艰难求生的两面针也彻底沦为“低端牙膏”的代名词 回归主业为时已晚 事实上,两面针在很早之前就意识到多元化这条路难以走通。兜兜转转,两面针决定悬崖勒马。 |
快速提交投融资需求 扫码快速提交投融资需求,或者发送邮件到zgtrz@zgtrz.com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