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业务的勃兴,使得网易在游戏之外,又贴上了电商的新标签,这也是中国Top10科技公司中,少有地在传统优势业务之外老树发新枝的案例。 比起畏惧竞争者,更应该畏惧顾客 以营收而论,网易还是电商里的小兄弟。 据财报披露,仅2018财年第三季度(2017年10月1日-12月31日),阿里巴巴核心电商业务收入达人民币就达人民币732.44亿元(折合112.57亿美元);京东在2017年三季度的净收入达到837亿元人民币(折合约126亿美元),这一营收规模均是网易电商营收的数倍。 虽然网易在规模上暂时还处于电商第二梯队,但在商业模式上,却另辟蹊径走出了第三条道路,丁磊提出的「新消费」与马云的「新零售」、刘强东的「无界零售」互为犄角,构成了中国电商的三角理论。 网易系电商的崛起,可能是中国互联网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里最为瞩目的事件之一,这种瞩目不仅是商业意义上的,更是一种观念和社会风尚的蜕变。更早前,陈年也曾试图引领电商走上一条更为人文主义取向的路径,但最终由于在供应链管理上栽了个大跟头,从而失去了进一步探索的可能。 自然,中国电商业的文艺复兴,还需要等待时机的成熟,确切的说就是中产阶级的壮大,特别是他们对消费升级的能力和欲求需要达到一个临界点。 从网易考拉和严选上线巧逢其时,从那时起,电商的故事基调开始变得温情脉脉,起码在slogan层面,「人」被置于品牌形象的核心,一扫过去「猫狗大战」的腥风血雨、一地鸡毛,以及「双十一」、「双十二」价格战的如临大敌和战战兢兢。 可能是在本土从未遇上过如此强悍的对手和如此贴身肉搏的激烈竞争,多年前,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就曾告诫同僚:「比起畏惧竞争者,更应该畏惧顾客。因为向我们支付费用的,不是竞争者,而是顾客。」 今天,在人们以为电商模式就要定性的时候,贝索斯的中国同行有了和他相同感触。 对于新消费,丁磊自己的解释是:「零售离不开人,离不开消费者这个基本核心,所有零售形式的演变都源于对用户需求的理解,这是一切的原点。新消费,关注的则是消费者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的变化。」
2018年的电商江湖注定不会平静。 其一,在文艺复兴的大背景下,阿里、京东、网易等一干电商,围绕中产阶级的争夺将趋于白热化。 据世界银行估算,2017年中国的人均GDP将首次突破9000美元,接近中上国家的富裕水平。 据福布斯中国今年1月发布的《2018中国新兴中产阶层财富白皮书》,中国新兴中产阶层整体偏向年轻化,以从事脑力劳动为主,主要靠工资及奖金谋生,具有较高学历,接受过专业化训练,知识资本为其带来更多的财富和社会地位。 上述白皮书调查显示,中国新兴中产阶级,男女比例分别为54%和46%,80后占比78%,本科及以上学历占71%,计算机互联网和电子及电子商务在新中产的占比最高,达到20%。随着他们逐渐步入事业的高峰期,消费升级将是一场跨越数十年的漫长历程。 中产阶级也正是电商们正在瞄准的大目标。此前,麦肯锡在分析中国新中产就注意到,中国80后「自信、思想独立,其消费行为也体现了这种独立性,愿意尝试新的东西,追求品位和身份地位,忠诚于其所信赖的品牌,更青睐小众品牌,更加依赖互联网。」 从这点倒推就不难理解,网易考拉和网易严选为何一上市就风华正茂。 其二,电商模式将不可逆地经历由轻而重的转折,制造、仓储、物流三大核心能力将直接决定谁将引领2018消费升级的浪潮。 长期以来,以亚马逊为蓝本,京东高密度地投资仓储和物流,最终打造了业内一流的物流配送和服务投放能力,尽管这种重资产模式一度拖累财报表现,但也铸就了抵御后来者超越的护城河,但京东在上游制造环节和自有品牌上存在明显短板,与阿里和网易相比,京东更像是一家传统的商超公司。 阿里模式,一度以「轻」为傲,把电商的广告模式做到了接近极致,也是亮眼财报的幕后功臣。阿里更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作为一家超大体量公司却一直在寻求变革,从直播、信息流、社交,每一个内容产业的风口,都少不了天猫和淘宝的身影。京东的短处正是阿里系电商的长处,而京东仓储和物流优势目前也遭遇阿里穷追猛赶。 网易、阿里、京东、甚至小米们的你追我赶,势必会给消费者在2018年带来别样的体验。 [声明]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
快速提交投融资需求 扫码快速提交投融资需求,或者发送邮件到zgtrz@zgtrz.com |
说点什么...